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研發、分析及檢測一站式服務,可有效助力縮短研發周期。
斯坦德畜禽肉質品質綜合檢測與數據分析服務平臺專注于畜禽肉制品質的多維度檢測與機理研究,為科研院所、育種企業及產業研發機構提供專業的分析服務解決方案。
肉質品質作為一項復雜的綜合性狀,其客觀評估需涵蓋感官物理特性、營養化學組成及生物安全三大核心維度,包括外觀、色澤、口感、風味、質地等感官特性,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以及微生物污染、藥物殘留等安全性指標。
肉類感官評價
肉 色肉色是宰后規定時間內肌肉橫斷面的顏色,肉類的顏色是其新鮮度和品質的直觀體現。肉的顏色主要由肌紅蛋白(Myoglobin, Mb)決定,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存在于肌肉組織中負責儲存和運輸氧氣,其不同形式決定了肉的顏色風味。
主要存在形式:
氧合肌紅蛋白(Oxymyoglobin, MbO2):呈現鮮紅色,是新鮮肉的典型顏色。
還原肌紅蛋白(Deoxymyoglobin, Mb):呈現紫紅色,通常出現在新鮮肉的內部。
高鐵肌紅蛋白(Metmyoglobin, MetMb):呈現褐色,通常與肉的氧化和變質有關。
影響因素:
動物自身因素(遺傳、年齡和性別、飼養條件);
pH值(較低的pH值會使肌紅蛋白更容易轉化為高鐵肌紅蛋白,導致肉色變暗);
氧氣接觸(肌紅蛋白會被氧化為高鐵肌紅蛋白,導致肉色變暗);
溫度(較高的溫度會加速肌紅蛋白的氧化過程)。
肉質質地是決定消費者接受度與產品商品性的關鍵屬性,其構成一個可由儀器客觀量化的多維度指標體系。本服務提供對肉質質地的系統性分析與解讀,主要涵蓋以下核心模塊:
嫩度:嫩度是指肉類在咀嚼時的柔軟程度,通常與肌肉纖維的粗細、結締組織的含量和性質、以及肌原纖維蛋白的降解程度有關。
彈性:彈性是指肉類在咀嚼過程中恢復原狀的能力。彈性好的肉類在咀嚼時不會輕易破碎,口感更佳,與肌原纖維蛋白的結構及結締組織的性質有關。
多汁性:多汁性是指肉類在咀嚼過程中釋放的汁液量。多汁的肉類口感更好,更受歡迎。水分、肌內脂肪是主要影響因素。
纖維結構:纖維結構是指肉類中肌肉纖維的排列和粗細,纖維結構影響肉類的咀嚼感和口感。
肉品風味是決定消費者偏好與產品溢價能力的核心品質屬性,其形成是前體物質在加工過程中發生復雜生化反應的最終體現。本服務旨在通過現代組學技術,系統解析風味的物質構成與形成機理,主要涵蓋以下核心模塊:
揮發性風味化合物
熱分解產物:在烹飪過程中,肉類中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發生熱分解,生成多種揮發性風味化合物。例如,美拉德反應生成的呋喃類、吡嗪類化合物,以及脂肪氧化生成的醛類、酮類化合物。
非揮發性風味化合物
氨基酸和肽類:肉類中的氨基酸和肽類在烹飪過程中發生美拉德反應,生成多種風味化合物。
核苷酸:如肌苷酸(IMP)和鳥苷酸(GMP),這些化合物在烹飪過程中釋放,增強肉類的鮮味。
有機酸:如乳酸、琥珀酸等,這些酸類化合物在發酵和成熟過程中積累,賦予肉類獨特的酸味和風味。
肉類營養成分
蛋白質
含量與組成:肉類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其蛋白質含量通常在15%到25%之間。
生物利用度:肉類蛋白質的生物利用度高,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研究發現,肉類蛋白質的消化率可達90%以上,是人體獲取高質量蛋白質的重要途徑。
功能與健康益處:肉類蛋白質不僅滿足人體生長發育和組織修復的需求,還參與免疫調節、酶的合成等多種生理功能。
脂肪
含量與分布:肉類的脂肪含量因動物種類、飼養方式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豬肉的脂肪含量通常高于雞肉和魚肉。脂肪主要分布在肌肉組織的肌內、肌間和皮下。
脂肪酸組成:肉類脂肪主要由飽和脂肪酸(SFA)、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組成。不同肉類的脂肪酸組成也有所不同,例如,魚肉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健康影響:適量攝入肉類脂肪可以提供能量、維持體溫和保護內臟器官,然而,過量攝入飽和脂肪酸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研究如何通過飼養管理和加工技術優化肉類脂肪酸組成使其更加健康,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
氨基酸
鮮味氨基酸:如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等,主要賦予食品鮮味。
甜味氨基酸:如脯氨酸(Pro)、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絲氨酸(Ser)、蘇氨酸(Thr)等,主要賦予食品甜味。
苦味氨基酸:如色氨酸(Trp)、亮氨酸(Leu)、異亮氨酸(IIe)、纈氨酸(Val)、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組氨酸(His)、賴氨酸(Lys)、精氨酸(Arg)等,主要賦予食品苦味。
酸味氨基酸:如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等,主要賦予食品酸味。
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肉類是維生素A、D、E和K的良好來源。維生素A主要存在于動物肝臟中,對視力、免疫系統和皮膚健康至關重要。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和骨骼健康。
水溶性維生素:肉類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硫胺素)、B2(核黃素)、B3(煙酸)、B6(吡哆醇)、B12(鈷胺素)等。這些維生素在能量代謝、神經系統功能和紅細胞生成中發揮重要作用。
礦物質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重要成分,對預防缺鐵性貧血具有重要意義。
肉類其他礦物質鋅、磷、鎂、鉀等,在維持骨骼健康、神經傳導和肌肉功能中發揮重要作用。
肉類安全指標
肉類安全是產品質量的底線,其指標監控是確保產品符合國內外法規與標準的核心環節。斯坦德畜禽肉質品質綜合檢測與數據分析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多維度的安全檢測與解決方案,涵蓋以下關鍵領域:
污染物檢測
獸藥殘留:抗生素類、激素類、抗寄生蟲藥等;
重金屬及非法添加物:鉛、鎘、汞、砷等重金屬元素。
微生物指標檢測
微生物會導致肉品在貯藏過程中腐敗,同時也是感官品質和肉色變壞的重要原因。
菌落總數:反映肉制品的衛生狀況,是判斷產品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指標。
致病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大腸桿菌:作為糞便污染的指示菌,其檢測可有效評估生產環境衛生狀況。
真實性檢測
物種鑒定:通過DNA條形碼技術,可準確鑒定肉制品中的動物物種防止摻假。
動物源性檢測:通過qPCR技術對樣品中是否含有動物源性成分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保障食品安全、打擊摻假等。
新鮮度檢測
過氧化值:反映脂肪氧化變質情況。
揮發性鹽基氮(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是肉類和其他食品在腐敗過程中產生的含氮堿性揮發性化合物的總稱。
生物胺:組胺、腐胺等增加通常表明食品已經開始變質。
深度機理研究與異常溯源:整合組學分析技術
在常規檢測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用靶向數據難以完全解釋的復雜品質差異,例如:
風味謎題:感官評定顯示風味顯著優越,但靶向檢測的關鍵風味物質(如IMP、特定醛類)含量卻無顯著差異。
質地異常:遺傳背景和飼養條件相同的群體,其肉質嫩度卻存在較大離散度,超出常規理化指標的解釋范圍。
安全溯源:需要非靶向篩查未知污染物或追溯品質劣變的根本原因。
為此,我們特別引入高端組學分析技術,作為上述標準化檢測方案的有力補充,致力于從系統生物學層面揭示肉質品質形成的深層機理與異常來源。
組學技術服務內容:
蛋白質組學:全面鑒定和定量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表達譜??山沂九c嫩度(如鈣蛋白酶系統、熱休克蛋白)、保水性、酶活性相關的關鍵蛋白標志物。
代謝組學(非靶向、全譜分析):系統性分析肉樣中的小分子代謝物(如氨基酸、肽、核苷酸、有機酸、脂質等)。是發現風味前體物質、氧化代謝產物、異常代謝途徑的核心工具。
脂質組學:深度解析肌內脂肪的分子種類、組成及結構。精準揭示與風味、多汁性及氧化穩定性相關的特定脂質分子。
斯坦德畜禽肉質品質綜合檢測與數據分析服務平臺綜合解決方案,將常規靶向檢測與高端組學分析有機結合,形成了從“現象描述”到“機理挖掘”的完整閉環。當您的項目遇到常規指標無法解釋的品質差異時,我們的組學服務能夠深入生命活動的源頭(蛋白質、代謝物),為您發現新的生物標志物、闡明未知代謝通路、追溯品質變異根源,從而為品種選育、飼料改進、工藝優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深度科學依據。
肉類品質綜合檢測方案推薦
為系統評估畜禽肉類的食用品質、營養價值及安全性,我們基于科研與產業實踐,特推薦以下多層次、模塊化的檢測項目體系。本方案旨在為您提供從基礎篩查到深度機理研究的全方位數據支撐。
大類 | 分類 | 指標 | 測試方法 |
肉類感官評價 | 肉色 | 肉色 | 色差儀 |
質地 | 剪切力 | 質構儀 | |
硬度、彈性、咀嚼性 | 質構儀 | ||
肌肉纖維的排列和粗細 | 掃描電鏡/HE染色 | ||
系水力 | NY/T 821-2019 | ||
蒸煮損失 | NY/T 821-2019 | ||
失水率 | NY/T 821-2019 | ||
風味 | 揮發性物質 |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 |
氣相色譜-離子遷移譜(GC-IMS) | |||
氣味 | 電子鼻 | ||
味道 | 電子舌 | ||
游離氨基酸 | 氨基酸分析儀/高效液相色譜(HPLC) | ||
總肽含量 | 氨基酸分析儀 | ||
多肽鑒定 | 超高效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聯用(QE) | ||
核苷酸 | 高效液相色譜 | ||
(HPLC) | |||
有機酸 | 高效液相色譜 | ||
(HPLC) | |||
肉類營養成分 | 理化 | 水分 | 參考GB 5009.3-2016 |
指標 | 灰分 | 參考GB 5009.4-2016 | |
蛋白質 | 參考GB 5009.5-2025 | ||
脂肪 | 參考GB 5009.6-2016 | ||
pH值 | pH計 | ||
有機 | 水解氨基酸 | 氨基酸分析儀/高效液相色譜(HPLC) | |
指標 | 脂肪酸 | 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GC-MS) | |
水溶性維生素 | 高效液相色譜 | ||
(HPLC) | |||
脂溶性維生素 | 高效液相色譜 | ||
(HPLC) | |||
礦物質(鈉、鉀、鈣、鎂、錳、鐵、銅、硒、鋅)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 | ||
蛋白組學 | Astral DIA | ||
代謝組學 | 超高效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聯用(QE) | ||
脂質組學 | 超高效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聯用(QE) | ||
肉類安全指標 | 污染物檢測 | 抗生素(四環素類、磺胺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等) | 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 |
重金屬(鉛、汞、砷、鎘、鉻)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發射光譜儀(ICP-MS/ICP-OES) | ||
微生物指標檢測 | 菌落總數 | GB 4789.2-2022 | |
沙門氏菌 | GB 4789.4-2024 |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GB 4789.10-2016 | ||
大腸菌群 | GB 4789.3-2025 | ||
霉菌和酵母菌 | GB 4789.15-2016 | ||
真實性檢測 | 物種鑒定 | PCR儀 | |
動物源性檢測 | 實時熒光定量PCR(qPCR) | ||
新鮮度檢測 | 過氧化值 | GB 5009.227-2023 | |
揮發性鹽基氮 | GB 5009.228-2016 | ||
(TVB-N) | |||
生物胺 | 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HPLC-MS) |